
新闻公告
毕业启航 · 榜样引领 | 2022级硕士研究生升学分享
蝉鸣爬上树梢,毕业证书印上日期,当最后一堂课的铃声变成离别的序曲,我们知道,又一届少年要带着行囊奔赴下一场山海了。我们邀请到2022级优秀硕士毕业生郭浩宇,听一听关于青春、成长与未来的心里话——这场毕业采访,是给过往的注脚,也是给前路的序章。
Q1:考博院校和专业选择,你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做决策时的关键考量点是什么?
答:在考博专业选择上肯定还是要考虑自己本硕阶段的教育背景、学习履历、个人学术与实习实践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点等方面。专业的选择从来不会被轻易定义,就像我本人是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进入到文化产业管理攻读二学位,再到硕士阶段学习国际文化交流与管理,以及即将迎来博士阶段对戏剧管理研究的聚焦。专业的转向也是思维的丰富与延展,我更愿意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生常谈的观点。所以在进行院校和专业选择上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关注各院校专业的设置背景、培养目标、已有成果等方面,找寻与自身经历和兴趣的结合点。
其二,关注各院校的办学理念、资源平台、观念视野,学院之间有办学风格的差异以及对于专业发展的侧重点,要分析对自身有利的因素。
其三,关注各院校拟报考导师的研究视域、研究成果、学术兴趣点等,综合配比自身条件,做出有效决策,这也是艺术管理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Q2:考博准备时,如何平衡专业课程学习与考博知识储备,有没有时间规划小技巧?
答:专业备考不在于一时的突击梳理,而在于日常知识储备的整合。比如艺术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大都以论述题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应试者能够关注当前学界、业界的热点话题,结合艺术管理理论对当下问题与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能够在既有现状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评述。所以,在日常专业学习中应该善于总结归纳学习的内容,有效分类划分其所在研究视域范畴,提炼关键专业“词组”,这样无论是备考博士或是硕士研究生都会相对从容,节省备考时间。至于备考时间规划的问题,作为管理专业的学习者应该具备时间规划的基本能力,将整块的时间进行有效划分,制定复习“时间轴”,像制作一台演出一样,有效组织好属于个人的一场学习考试。
Q3: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你觉得最有效的知识梳理和体系构建方法是什么,能分享下吗?
答:我认为,专业学习需要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和架构脉络,特别是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习更需要将管理思维、艺术思维融入学习日常,有效平衡感性与理性逻辑的关系,做到能够将对艺术实践的体悟转化为理论研究的基础。比如艺术管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就需要聚集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基础知识,聚焦戏曲艺术传播发展问题,逐步培养由内向外的能力“跨”越。这种“跨”,既要求学习者能够对文化艺术的跨人群、跨区域等实际传播管理进行深入的实践分析,也要求学习者能够打通学科壁垒,实现艺术跨学科的学习思维模式建构。因此,作为艺术管理领域的学习研究者,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协作协同能力、有效的管理领导能力,在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交织中,拓宽专业学科的合理视域与边界,树立中国式现代化艺术管理发展的专业学习观。
Q4:从专业学习过渡到考博研究,你觉得要培养哪些新能力,怎么提前做准备?
答:从艺术管理专业学习到即将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启更深入的学术科研工作,是对既有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深化探索,需要进一步筑牢基础知识,对艺术管理新理论、新热点、新现象予以关注。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能力入手,为未来读博进行有效的规划准备。第一,夯实基础知识,巩固经典理论。基础是基石,是生发新研究的重要保障,需要不断夯实梳理理论概念,结合新问题,构建适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第二,紧密行业动态,关注前沿热点。对于艺术管理专业来说,行业问题和现象的汲取关注将为研究提供丰富的场域土壤,需要有将专业实践凝练为理论思考,再从理论着手进行实践验证的双向转化能力。第三,培养多元能力素养,提升思维转向。特别是对于艺术管理专业来说,对行业市场、政策导向要有敏锐的捕捉。艺术管理者要能够有兴趣、有想法去拥抱新技术、新环境带来的专业变革,积极推进思维转向,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觉和践行,努力使自身成为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有效疏通链接学界与业界的同向与共生。
Q5:在国戏学习的九年时光,你有什么感想?
答:2016年我踏进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大门,正式开始求学问道的时光,九年的国戏时光转瞬而去。在这方校园里,我得到了各位师长前辈的关照与提携,也收获了挚友伙伴的友爱与互助,国戏求学的时光是我多年之后仍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国戏像家一样给予我温暖的怀抱,呵护着我从懵懂的高中艺考生长成为艺术研究生,对母校的一切,唯有感恩、感激、感谢和对其深沉的眷恋与爱意才能抒发我的真情实感。总和人开玩笑说,我已经是国戏的“活化石”“老拐棍”了,内心憧憬着离开国戏的未来生活,然而到了真正离别的时候,心中只剩下对万泉寺400号的不舍与思念。我想,这是每一个即将离开这里的“国戏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里的光与影、情与梦早已编织进人生重要的时光片段,是值得小心收藏,打包装进肩上行囊之中的。在未来,希望我能够秉承国戏“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带着国戏学到的本领知识与专业技能,满怀国戏的温暖,不惧风浪立潮头,大踏步走向崭新的人生篇章。
Q6:有没有什么想送给师弟师妹们的话?
答: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当你们懵懂的敲开国戏大门的时候,或许你们有着期待与憧憬,或许你们还带着稚嫩与迷茫,但是请相信这方天地将会助力你插上艺术的翅膀,包罗万千的戏曲殿堂会为你施展才华保驾护航。你会成为创作者,在漆黑方格的剧场中勾勒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遐想。你会成为“大管家”,在合作交谈中收获知心朋友、前行伙伴。当然,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会有酸甜苦辣,会有激荡彷徨,但是这些都是艺术之路的必经成长,是青春记忆演奏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美的乐章。衷心的祝福你们踏入国戏都能心有所想,行有所成。愿你们能够热爱并融入校园氛围,在拼搏奋斗中永葆初心。希望当你们回首过往道路时,能够满怀热情与感激,满载收获与成长,眼中充满自信与坚定,在未来的文化艺术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