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5年10月12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京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破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专业特色融合的实践难题,探索新时代外语教学中价值引领与语言教学协同推进的新路径。


图片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等京内外高校教师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常委、艺文系主任于建刚,副主任阙艳华等领导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艺文系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董新颖副教授主持。


图片


于建刚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能力培养的载体,更承担着文化传承与价值塑造的重要使命。他指出,面对全球化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实现从“工具性”向“育人型”的根本转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关键力量,应主动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才,推动英语课程成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

与会教师结合本校学科特色与教学实践,分享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创新案例与方法论,涵盖体系建设、教学模式、跨文化实践等多个维度。


图片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浩老师讲述“四段多维” 贯通式人才培养课程思政体系,以 “四个一工程” 为核心抓手,完善一个课程思政群、建立一支思政名师队伍、建设一个课程思政资源库、创新一个思政评价体系。在教学实施中,通过“课内理论+课外实践”“团队合作+个人展示”“线上资源+线下活动”的多元模式,培养学生的包容性、思辨性、领导力、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


图片


温州大学陈勇教授以温州大学优秀教学个案为例,分享《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在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实践经验。该课程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OBE教学理念,从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视角出发,按照“两性一度”持续推进课程教、学、评、研一体化建设与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英语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奠定基础。


图片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武越聚焦英语课堂的中国表达,探索课程思政与跨文化叙事的协同实践路径,针对大学英语课程语言能力、跨文化传播、价值引领三大共同问题,提出以真实世界任务,联通理想与现实观点,以价值、能力、行动为目标导向,设计PAEP 闭环方法框架。以获奖案例为例,拆解课堂可迁移教学模块,让“课程思政、育人、英语教学”在同一任务中共存。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邓小燕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中的“时尚”为主题,从宏观的生活理念与微观的服饰流行元素双视角出发。在课程设计中,选用全新教材与主题内容,结合汉服、唐装、马面裙等中国服饰文化,引导学生做英语展示,用英语阐释传统服饰中的东方美学,既提升语言能力,又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图片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慧丹从教师能力切入,探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系统方案。她指出,当前教师面临思政元素挖掘难、教学思政教学设计碎片化、课程思政教学规律认识局限性等问题,需从构建资源平台、完善培训机制、开展研讨交流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四方面进行突破,打造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助力英语教师提升思政教学能力。


图片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陈曦以大学英语承载的中外对话效能为主题,分享中央戏剧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双路径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走出去”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展演与学术对话;在文化出海实践中展现中戏路径,在走出去过程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在“请进来”方面,实现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举办学术研讨会,引入国际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登台延展,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播,在本土语境中吸收前沿理念,实现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的双向赋能。


图片


北京语言大学老师孙润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音乐英语》课程为例,探索 ESP课程的思政融入路径。她强调英语课程不只是“语言教学”,更是实践跨文化沟通与价值传播的平台。课程以语言、沟通、文化自信为专业化目标,以系统递进性、互补性、教学形式与内容多样性为原则,通过价值导向、内容融入、方法创新,构建由课堂到文化再到世界的传播链条,指导学生用英语讲解中国音乐文化,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听见中国声音,在文化交流找到自信表达。


图片


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陆超逸介绍了浙江音乐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以数智化课程为特色,基于专用语音室、学习通教学平台及U校园平台的数智化课堂及考试进行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语言技能,让英语学习与专业成长深度绑定。


图片


中国戏曲学院老师田芸聚焦大学英语课程中讲好戏曲故事,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基于学科特色,她聚焦戏曲故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故事对学生“人品”培育的独特作用、戏曲故事融入英语课堂,通过创新英语教材,教学策略方式,学习成效评估分析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传播能力。未来计划建立适合的评价机制,开发数字化教材资源,让戏曲文化通过英语教学活起来、传出去。


图片


会议总结环节,中国戏曲学院艺文系副主任阙艳华指出,本次交流讨论共形成了三点核心共识:一是在AI时代坚守人文关怀,需培养学生用英语传递中国文化精神的自觉。二是以多元教学实践推动课程思政落地,通过教材开发、跨文化项目、国际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与实践中深化价值认同。三是立足学校,将专业特色、语言工具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

未来,各高校将加强合作,通过虚拟教研室等平台,整合课程资源,让大学英语课程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文化自信的传播桥梁。